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欲称“分圈”。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作为天象被正式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2000多年。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关透过三棱镜,结束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的不同,才显示了各自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探究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天数兆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的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甸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下但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占百分之80。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和生活。

上一篇:没有泥土的兰花

下一篇:乡村趣事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乐乐
浏览(72)次  /  初二作文
收藏
推荐(40)次
喜欢(50)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