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困惑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汉语的困惑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正如E。Sapir所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底座。而汉语这个底座无疑是庞大的。从原始人简单发出的几个音节,到部落巫师诵读的咒语;从黄帝与蚩尤之间火光四贱的对话,到《汤誓》、《牧誓〉里商汤周武的激昂陈词;从〈诗经〉中的瑰丽辞藻,到李杜宋唐的传世诗篇;从孔子孟子的“仁政”“王道”,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尚书〉〈春秋〉的朴实记录,到司马迁光辉不朽的〈史记〉。汉语这个底座,随着民族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而日益壮大。终于有一天,我们能够站在世界世界上,自豪地宣布这时,却猛然发现,这句话竟已不再是汉语了。

“大学理科不学语文,学英语!”

一句话,不带任何特殊的修饰。然而其中传达的信息,去是令人震惊的。

惊讶、惊叹、震惊。

惊叹英语在高考中居然占有如此大的比例!

震惊国语在英语的冲击下,居然沦为可有可无的地步!

〈星际争霸〉几乎已经家喻户晓。其中人族的背景是:地球所有国家被取消,所有人统一使用英语。至此,在地球领土上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消失了。

这个编排既是设计者作为英语国家国民的自豪,也是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受到英语文化冲击的思考。

中国人,更应思考。

汉语有着全世界最多的语言人口,从来都是。然而,对于汉语的悲观,从未这样强烈过。十几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可是,我们不但未能去争取汉语在世界上地位,反而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而盲目地追求其他。失落的,是精神的家园;动摇的,是民族的底座。

难以忘记。05年的国际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在上海召开。然而会上一切交流、表述、演讲,都被要求使用英语。召开在中国,与会者皆为华人,何以具用英语说话?当被质问时,大会的组织者冠冕的答到:这是国际惯例。国际惯例?国际惯例就是中国人在中国说话不能用中国话?再说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中还有汉语,要惯例也应是中英混合啊!丁肇中和杨振宁平着自己在学术界顶尖的地位,坚持用了汉语。然而其他人还是选择了惯例――因为无名而不得已。(没时间了,未完)

汉语的困惑 乐乐
浏览(99)次  /  初二作文
收藏
推荐(23)次
喜欢(48)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