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诚则大信立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小信诚则大信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在我国,从古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都离不开诚信。诚信,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在古代社会就已经有了许多以诚信服人的例子。如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便立三丈之木与国都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怪异,没有谁敢去移这块木头,然后,商鞅又告诉了百姓们,有谁能移动木砖者加赏40金,有个大胆子的人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按诺言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在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小信诚则大信立这个道理,这样才能治国安邦,才能服人。

古代社会还有这样一个关于讲诚信的民间故事,它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讲诚信的重要性。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小孩儿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于一种好奇心理,他有一天就突然大喊:狼来啦,狼来拉!山下的村民们闻声赶来,山坡上的羊却在安安静静的吃着草,并没有什么狼来过,于是才知道是一个玩笑,后来他又如此再三,村民们都很生气。突然有一天狼真的出现了,那孩子又一次喊道:狼来拉,狼来啦!可是这一次并没有一个村民去帮助他,而是像往常一样各干其事,最后,羊群被吃光了,小孩儿也被吃掉了。

这些事例体现了同一道理,如果小事儿上经常失信于人,在大事上人们就会对你持有怀疑的态度。反之,如果时时刻刻都能讲诚信,那么,你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敬仰和拥护与信任。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被人信服,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事事以理服人,以信取人。

小信诚则大信立 乐乐
浏览(89)次  /  初三作文
收藏
推荐(33)次
喜欢(2)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