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明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失落的文明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公元前3000年,美洲大陆上出现了“玛雅文明”;公元10世纪,它又突然消失了。

公元前2500年,亚洲大陆上出现了华夏文明;在国人传统文化意识观念越来越淡薄的今天,华夏文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消失……

几年前,国人明确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遗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韩国申报的端午节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端午节”已正式成为了韩国的国有节日。在网上,不乏有对节日遗失的激动、遗憾和愤怒之情,但是,鲜有人冷静下来思考这一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公众中(尤其是青少年),“哈韩族”、“哈日族”越来越多,“火星文”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一些网络语言也频频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而对一些成语、谚语等却说不出个一二三。

现在的中国人,要么就是抱着义和团式的心态去地抵制,甚至辱骂外来文化;要么就是一味的崇洋媚外,吸收外来文化。前不久,国内某媒体记者拿着一幅《春日雪景图》去到一所学校去做调查,当记者问道这是什么节日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圣诞节”。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视角中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哪里还谈得上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已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宝藏,当外国人盯着宝藏垂涎欲滴时,我们或是紧抱着怀中的金银财宝打盹,或是盯着别国文化的冰山一角望眼欲穿。我们注重“文物”,注重青铜和瓷器,就说“我们保护了文化遗产”;我们却忽略了“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多年来,一些传统节日已逐渐沦为拜金主义者和商家的一种赚钱手法,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君请看看,现在坐在苏州茶馆里听评弹的还有几个年轻人?天天把头发又染红又染黄的都是谁?还有多少人端午节吃粽子、正月十五吃元宵?这如果不是传统文化的遗失还是什么?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一衣带水的邻国拿去汉字和孔子思想吗?

“玛雅文明”消失了,华夏文明呢?

上一篇:特别的狗尾巴草

下一篇:把握每一秒

失落的文明 乐乐
浏览(64)次  /  初三作文
收藏
推荐(50)次
喜欢(12)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