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埔的春节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后埔的春节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老家在汕头市朝阳区西胪镇后埔村。

在老家有一个传说:每年腊月二十四一到,所有的神明都要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禀报这一年人间所发生的事,要等到正月初四才能回来。为了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大家都要去祠堂里“送神”。送完神,就陆陆续续地开始准备过年了。从除夕的前两天起,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买新衣,好在过年的时候显示出新气象。大家要做萝卜糕,买鸡、鸭、鹅、鱼、猪肉等,方便在过年时拜祭天神。大家还要买柑橘、青橄榄等象征吉祥如意的佳果送给亲友。

除夕夜永远是最重要的一天。除夕夜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到达五湖四海的游子在这一天都必须赶回家“围炉”,也就是吃年夜饭、团圆饭、大杂锅。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火锅一般有:肉丸、肉条、猪肚丸、牛肉丸、螃蟹、青菜、鱼肉、香菇、金针菇……这一天是一年中家里最热闹的一天,大家谈着自己的心事,其乐融融。

年初一的下午前,大家洗好澡穿上新衣服。下午要去祠堂拜祖先。小孩子拜完祖先后在小公园的烧烤摊边溜达几圈,买根烧烤解解馋。男孩子们买鞭炮玩,女孩子们结伴到小店里挑选漂亮的小玩意。小公园里还有“压虾蟹”,也叫“摇虾蟹”,还有牌九,因为属于赌博,属于有限时间。尽管很多人都会输钱,但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初三过后大家要去田里播种。初四到了,大家都去“接神”了。大家带着各种甜点、橘子、折好的纸钱和煮好的西米露及自己做的“小汤圆”去“接”土地爷、妈祖、珍珠娘娘……到了初九,大家煮西米露和“小汤圆”去拜天公,“小汤圆”里通常会下山药。吃西米露和“小汤圆”也非常重要。圆圆的、透明的西米露,圆柱的、粉色的“小汤圆”,它们象征吉祥、幸福、安宁,特别是拜完佛后沾的“神气”,据说吃了后可以在一年里保平安。

元宵节与初一相比就截然不同了——这一天是最冷清的一天。过了晚上八点,所以人不再出门了。这时候,家家都要做“辟邪仪式”,把所以的霉运、妖魔鬼怪都赶走,祈祷在新的一年里能顺心如意、平平安安。

过了元宵节,春节就算告一段落了。人们也从繁杂的过春节程序中脱出身,回归以往平静的生活轨道。

上一篇:特别的狗尾巴草

下一篇:彩色的童年

后埔的春节 jassia
浏览(92)次  /  初三作文
收藏
推荐(49)次
喜欢(4)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