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流行成了恶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当流行成了恶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感动

有那么一些人,看到老农在地里割麦子,他感动;看到小孩在广场放风筝,他感动;看到一对老年人在黄昏时分牵着手散步,他感动;一片树叶落地,他感动;一阵微风吹来,他感动……

由此可见,“感动”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心理,泪水也像自来水一样哗啦哗啦地随便而廉价。前不久我看一篇文章,劈头脑就给了这样一句:“吃下一口哈根达斯冰淇淋,我对生活油然而生一种感动之情,于是我泪流满面……”

流浪

从杜拉斯的《情人》到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从凯鲁雅克的《在路上》到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从三毛的《橄榄树》到谢金玄的《跟徐志摩去流浪》,流浪不断地被美化着,诗意着,于是,城市里出现了“飘一族”。

当小资们跟着“徐志摩去流浪”的时候,那些含辛茹苦的打工仔们也不甘寂寞,自己本来就挺累的,却喜欢常常把“漂泊”、“流浪”这样的字眼儿挂在嘴边,然后还“在城市的天空下,我们不相信眼泪。”

酱子

“哦,原来是酱子啊……”

“好啊,那就酱子啦……”

“哎呀,不要酱子嘛……”

“其实我蛮相信缘分的酱子……”

——在全国数百种方言里,没有比奶声奶气的台北口音更适合撒娇的了。来,把嘴唇撅得超出鼻子3厘米以上,跟我念——“酱子”“酱子”……

当流行成了恶俗,我们能做什么?

当流行成了恶俗 乐乐
浏览(60)次  /  初三作文
收藏
推荐(1)次
喜欢(3)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