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满分作文:曲径方能通幽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2019高考满分作文:曲径方能通幽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事物?一种途径是步上阳关大道,直截了当地从该事物入手,纵深展开了解;另一种途径是走入曲径,在错综复杂的小路上逐渐靠近该事物,通过找到它与其他同类事物的个性与共性,发现内在的联系来抵达本质。纵然,前者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我们更需要打开眼界,尝试走走曲径,方能加深认识。

对于认识音乐“中国味”亦然。接触异域音乐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

若是仅仅专注于钻研音乐“中国味”,独照隅隙,鲜观衢路,陷人柏拉图所说的“洞穴假象”,那么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孤立的、片面的,而脱离了其他乐种的音乐“中国味”,便失去了这个特殊符号所承载的意义。

相反,接触其他音乐风格,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发现音乐“中国味”的独特个性。当风格迴异的音乐类型相遇,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在比较的过程中,其个性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乐种的独特个性,正是其区别于其他乐种的原因,是其精髓所在。正如林语堂所言:“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其个性。”从乐器、节奏、旋律等多个维度比较,勾勒出音乐“中国味”的各个用以辨识的特征,便能对音乐“中国味”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倾听多种多样的异域音调也有助于找到它们和音乐“中国味”的共同之处,发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从而对音乐产生全面的普遍的认识,再把对于音乐共性的理解映射到对音乐“中国味”的认识上,将音乐“中国味”置于庞大的知识网络中,并且准确定位,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深刻认识”。钱理群教授所注重的知识的“通”、思想的“通”,大抵如此。

基于对音乐“中国味”的深刻感受,我们会更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甚至创造新的“中国味”。因为对音乐“中国味”已有了深刻认识,具备了辨识和品鉴的能力,在接触中国音乐时,提取知识寻找“中国味”的过程便更加自然顺畅,当理性认识的“应然”与现实感受中的“实然”相符合,我们获得的是志趣之乐,感到豁然开朗。不仅如此,甚至在异域音乐中,也可能会有“中国味”隐约的存在。交融的文化没有清晰的边界,不论是在纵向的时间轴上,抑或是横向的地域坐标上,都有待更深更广的体悟和挖掘,与此同时,音乐“中国味”被赋予新的内涵,注人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对音乐“中国味”的认识会随着音乐“中国味”内涵的演化不断流变。

幽深处的音乐“中国味”本质,需要我们踩过一条条曲径来抵达。冲破视野的局限,将认识多元化、全局化,才能在山重水复处,觅得柳暗花明村,那种境界,一定别有一番洞天。

2019高考满分作文:曲径方能通幽 乐乐
浏览(88)次  /  初一作文
收藏
推荐(12)次
喜欢(12)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