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苦终有成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安贫乐苦终有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岳阳楼记》里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所写的。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其中有关于他年少时“划粥”苦读的故事,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他如何成功的原因,心中由衷升起对他的敬佩之情。范仲淹少时贫苦,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到朱家,他从小就有志气,酷爱读书,后因不堪忍受屈辱的生活,于十来岁时离家出走,在僧房苦读。他生活很艰苦,每天只熬一锅稀粥,等粥冷却后,再划成四块早晚而食。数年后,他到外地求学,有个同学的父亲见他如此清贫好学,很感动,便送他些肉饭,可范仲淹连碰都没碰,食物都发霉了。同学问他原因,他说:“我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吃了好的食物,将来怎么过吃粥的苦日子呢?”文章中范仲淹终日以冰冷、凝固的干粥为食,十年如一日,并甘之如饴,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艰苦困顿,而稍有动摇他追求学问、勤奋求学的决心,并最终获得渊博的知识,考中了进士,成为文学史上有名的大家。相对于范仲淹少时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应该不要相互攀比,不要关注与学习无关的事物,杜绝诱惑的“肉饭”,专心学习。要学习他安于贫困、发奋图强、努力学习的精神,在年少时专心致志不断学习知识,进而充实、提高自己,为以后长大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打好基础。

安贫乐苦终有成 乐乐
浏览(130)次  /  初一作文
收藏
推荐(9)次
喜欢(5)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