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下的孩子们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棍棒下的孩子们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有这样一组漫画,画的是一个小孩第一次打破茶杯、坦诚承认错误后竟吃了皮肉之苦,以致第二次打破饭碗后再也没有勇气承认,谎话禁不住脱口而出。漫画的取材很常见,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然而,它却又非同寻常——它有一个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的标题:“谎话的产生”。

我们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未说过谎,却从来没有人去探求过为什么会说谎。封建时代被奉为法宝的“棍棒下面出好人”、“不打不成器”之类的育人教条,并没有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而失去“市场”,相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结果究竟如何呢?“棍棒”之下“好人”没出多少,问题倒是出了一大堆,儿童说谎便是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最近,报纸上登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学生因不堪父母的高压教育,造成对父母极度厌恶,精神极度紧张、最后失去理智,趁父母熟睡时,持刀冲入父母卧室,疯狂地砍向生身父母……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悲剧,血淋淋的事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震撼与沉思——棍棒之下真的能出好人出人才吗?

我们都不是圣贤,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从不犯错。我们不仅怕挨打,而且还要维护自己脆弱的幼稚可笑的尊严。于是,为了避免挨打,我们学会了撒谎;为了避免惩罚,我们学会了抄袭作业;为了避免“老笋子炒肉”大餐,我们学会了涂改成绩册……我们“学会”的太多,就算我们明知不对,有时却不得不去做,真是不愿为而为之啊!我们一方面听着师长“诚实做人”的谆谆教导,一方面又惭愧地干着欺骗说谎的“勾当”,这是否是一个更大的悲剧呢?

我们衷心地感谢师长们的一番好心,我们更理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是,我们不需要棍棒,因为那样只会造成逆反心理,会促使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我们需要的是劝慰、是沟通、是说理!我们需要得到师长的爱心,我们呼唤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棍棒之下”不一定会“出好人”、出人才,打了也不一定成器,这就是该组漫画所给我们的启示。

棍棒下的孩子们 乐乐
浏览(183)次  /  初一作文
收藏
推荐(4)次
喜欢(14)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