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包公拒寿礼》有感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读《包公拒寿礼》有感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包公,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今天我看了一篇包公拒寿礼的故事。

包公,姓包名拯,包公是人民对包拯敬爱的称呼,包拯一生爱民如子,非常清廉。包拯从不为自己办寿辰,但是在60大寿那年,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破例要给包拯办一次寿辰,包拯这下可为难了。最后,包拯决定拒礼不收,白水招待。

不一会,衙门外人山人海,不管送礼的人怎么说,包公都一再拒礼,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送礼,包公一个一个的拒收,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夕阳要落下的时候,一个老汉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一盆“月月红”,包拯看后,认为这不同于前面的礼物,这花代表了许多人们的心意,同时也表达了乡下人的朴素,不能不收。于是包公亲自走出衙门,双手托过老人的“月月红”,笑容满面地说:“赵钱孙李住村营,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慰,丹心要学年年红。”

同学们,你们是否会觉得包公很傻,包公怎么那么笨,这么多好礼送上门来,都拒之门外,偏偏会收下了乡下老人的一盆花。

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廉政。人们常常把廉政挂在嘴边,却不知什么是廉政。廉,就是官员廉洁、正直。政,就是机关政府。廉政,合起来讲就是官员正值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廉洁、无私的奉献给官府,而且要不收贿赂,一丝不苟的为人民服务。

现在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到处都收贿赂,被人比作虽生犹死的人。另一种人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当然是廉洁的人,这种人的名字会流芳百世,被人们当作虽死犹生的人。

在我的述说下,廉政已经不再那么难理解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例子,如我们最熟悉的公安局长任长霞,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好同志牛玉儒,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好干部郑培玉等。好多这样的楷模,用自己的心血创造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幸福生活。他们虽死犹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英雄精神流芳百世。我们要记住这些伟大的英雄。

同学们,我们长大后是想流芳百世,为人们歌颂。还是要遗臭万年,留下骂名呢?让我们好好想想。

读《包公拒寿礼》有感 乐乐
浏览(81)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47)次
喜欢(42)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