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3观后感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少年包青天3观后感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这两天不知哪根筋不对,对连续剧少年包青天特别的痴迷。不论是周杰演的第一部或是陆毅演得第二部,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给记忆中的那个中年发福的包拯拼凑出了一段段惊险刺激的少年时光。金超群版的包青天之所以可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为社稷,为百姓,为一个个遭受冤屈的人民,做出了最公正的判定。他的胸怀,他的公正,他的大智,他的果断,让他可以稳坐高官,辅佐宋帝。少年包青天的一,二部中少年包拯,也将他的这些不平凡发挥的淋漓尽致,为他将来的光辉前程做了铺垫。可是当我看到第三部时,却差点吐血。把我心目中的那个忠孝节义的包青天他那伟大形象,一下从天庭贬到了地府。我从来不知道,原来人们的想象可以这样的‘拓展’,硬是把包拯的开阔心胸,公正廉明,大智若愚,果断刚强的个性,‘拓展’为,不忠不孝,自高自大,傻里傻气,优柔寡断。反而还不如同一部片里的公孙策来的让人佩服,敬重。

第三部中的包拯也很聪明,可是他却聪明的反而让人厌烦,每当他破获一次答案,总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每次让其他角色猜了又猜,他再一个个的否定,然后大家求他快说答案时,他还一点一点的在那磨蹭。总是把其他人压在身下,只为显示自己的独特才华。每一次结案时,他总是在别人发表完意见后说一句‘错错错,全错了’,而他自己又不讲清楚原因,还让人继续猜。

另外,他竟然把皇帝的私事拿来公审,最后还得让公孙策来给他擦屁股,最缺心眼的朝廷命官估计就数他了,就他这样的搅屎棍,大宋不乱,人心不散,才是见鬼呢。虽然清朝也有个搅屎棍叫纪晓岚,为民请命,但是他所搅的是贪官是污吏,只为坚固满清基业。可是第三部的包拯作为一个精通儒家学识的文人,竟然连‘以大局为重’‘民无信而不立’都不知道,能叫聪明么?最多就是愚智。

最后,前两部中的包拯是一个只因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或恐迟迟归’而不肯抛下母亲去京城任职的人,却在第三部结尾时为了一个女人绝食,还跳崖,留下内忧外患的朝廷,留下亲密的朋友与母亲独自伤心。这叫什么,不忠不孝,非他莫属。

当然,这只是我的观后感,知音自会和我同感。

上一篇:1

下一篇:电视剧我是特种兵观后感

少年包青天3观后感 乐乐
浏览(63)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34)次
喜欢(3)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