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解知识之谜》后感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读《未解知识之谜》后感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读完《未解知识之谜》,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儿童看,因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开发智商,去想像那些问题,长大以后一定善于思考。

当我看到183页,有一篇文章名叫《升官题》。

传说,唐代尚书杨损,廉洁奉公,认人为贤。有一次,要在两名小吏中提升一人,主管提升的官员感到很难决断,便请示杨损。杨损认为作为一个小官员,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于是,他说:“一个官员应具备的一大技能是速算,让我出题来考考他们,谁算得快就提升谁。”杨损出了一道题:“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强盗在商讨如何分赃。他们说如果每人分六匹布,则余五匹;每人分七匹布,则缺少八匹。试问共有几个强盗几匹布?”两个小吏听过题目后,便用筹算解联立一次方程组。后来,先得出正确结果的小吏果真升了官,大家心服口服。

小吏果真这样算的:《九章算术》第8章的第一题为:“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让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三十九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禾”指黍米,一“秉”即一捆,“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就是说:三捆上等黍米,两捆中等黍米,一捆下等黍米,一共可打出黍米谷39斗。

我觉得这本书,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拓展了青少年思维空间和想象力。

上一篇:1

下一篇:观《根》有感

读《未解知识之谜》后感 乐乐
浏览(148)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14)次
喜欢(26)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