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古经典,做谦谦君子-《义利》读后感4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读千古经典,做谦谦君子-《义利》读后感4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读了《经典与成长》这本书,我读到了很多教育人的故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义利”这个故事。

在这篇文章里,最能使我有所感触的一句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句话,这句话选自《论语·宪问》。意思是:见到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还不忘平生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这是孔子告诫子路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其实,关于孔子义的事还有很多:春秋时期,路过定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看到同胞流落他乡,并赎回,国家会给予奖励。孔子的一个弟子叫子贡,他很有钱,赎回来很多鲁国人,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但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恻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并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偿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在利面前,永远都不要忘记义,义也是很重要的。

读千古经典,做谦谦君子-《义利》读后感400字 谢安之
浏览(177)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29)次
喜欢(19)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