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让我明白……-国学经典读后感9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论语》让我明白……-国学经典读后感9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论语》,一部中国人的圣经,一部古老而永远新鲜的龙骨,一条浸透中国人血脉的河流。

我喜欢“吃”书,我觉得任何一本书,只有反复品读,啃净了,吃透了,才算真正吸取到精髓。吃《论语》,就是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咀嚼,再到回味,馨香书气沁人,实在幸福。

初读《论语》,是在小学,那时觉的《论语》即朴实无华又秀气可餐,白纸黑字,片言只语就勾画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人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人者爱人,亲亲爱人”互换人间温情。这些朴素而睿智语言使我的心灵干净明澈,引我走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面对眼前这份精神大餐,我只想用心品味,用心咀嚼。

在欣赏《论语》中,我慢慢的去咀嚼它,规范我的言行和学习方法。我在咀嚼《论语》过程中明白了孝道是人的本分。子女的本分就是一个“孝”字。孝乃天经地义,人伦之本,八德之上首也。你看水必有缘,木必有根,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人的根源就是父母,孝是道的根本,然有小孝、大孝、近孝、远孝之分别。小孝孝于庭帷,大孝孝于天下,近孝孝于一时,远孝孝于万古。

另外它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我刚刚步入初二时,急于求成,却忽略了概念、定理的理解,这使我学的并不扎实,各种教辅书上的学习方法更使我眼花缭乱……后来,我反复咀嚼了《论语》,其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话使我受益匪浅。《论语》倡导的老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这对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行之有效。反复咀嚼,如同在苍绿的青橄榄中嚼出丝丝清凉:做事一定不能违背规律、原则,不仅仅是学习,否则,必然失败。我豁然开朗。

读《论语》至今快十年了,回味起来,最沁人心脾的是《论语》所蕴含的思想馨香,印像最深的是那一篇《侍坐》:孔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几乎舞雩,咏而归”的思想有悖于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这种平凡的理想源于生活,源于心灵的根本,让我们的心灵和谐饱满,让我们对生活有热爱,有向往,这种理想也是我的追求。

《论语》太博大精深,吃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不敢说咀嚼了十年,虽然还没吃透,但也从中吃出了很多知识、启迪,吃出了心灵的建树……我还会坚持读《论语》,一点一滴地通透其灵魂,使我的心灵芳香馥郁。

“面壁十年图破壁”,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只有用人类的全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知识堡垒要一个一个攻破,但《论语》无疑是我发起攻击的第一个阵地;学习的征程是漫长的,但《论语》决定的是我远洋航行的出发港。

《论语》让我明白……-国学经典读后感900字 倪蓝笙
浏览(191)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41)次
喜欢(27)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