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读后感9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读后感9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肆虐;七十多年前的中国,正受着重重大山的压迫,难以生存;中国工农红军遭受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面临绝境。是毛主席毅然率领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突破重重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1936年2月,站在陕北高原上,面对漫天大雪,还未来得及抖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风尘,毛主席便诗兴大发,满怀一腔豪情,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千古名篇。

至今捧读,我仍然会被毛主席那气吞山河的胸怀和雄视千古的睿智所深深打动,所强烈感染!

这首诗词,上阕通过雪景图隐喻了革命波澜壮阔的全景;下阕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作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绮丽的崇高美,又暗含毛主席务必使中国强大的坚强决心。我不禁提出一个问题:毛主席写下《沁园春·雪》,是什么用意呢?

爸爸指着第一句,对我说:“你看,毛主席写出北国风光,就一语双关地表达,除了漫天飞雪,还暗示了什么?毛主席在面对这刺骨寒风,心里又想到什么?”

爸爸说得有道理,毛主席是为了弱小的中国而努力,他是中国的统帅,对于列强欺凌,毛主席该怎么办?“千里冰封”,广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会冰封吗?“顿失滔滔”,浩瀚深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我陷入了沉思,毛主席在进行怎样的思考啊。

爸爸的话令我茅塞顿开,我又一次激情朗读《沁园春·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的话,道破了帝王们把中华历史演绎得烟波浩渺的原因——武固能平定乱世,但文才可富民兴邦!

怪不得,毛主席喜欢握笔而不喜欢摸枪,确实,他用笔杆加枪杆打碎了旧世界。祖国和党培养我们这些小苗子好好学习,是为建设中国。将来,我们长大了,利用文治为祖国更增美丽。我们的祖国是文武并存的大国。

以一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尾,我读懂了毛主席的引吭高歌:建立新中国,靠许许多多像主席一般的风流人物!也只有共产党人,才能肩负起祖国繁荣昌盛的万钧重担呀。那么如今呢?明天的中国呢?当然靠我们这样的少年!我们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我们只有发愤读书,才可以做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沁园春·雪》令我感动,是因为毛主席的伟人精神。斯人已逝,却给我们留下永远的怀念。今日的中国,“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正迎接五洲宾客;今天的中国,更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儿女正为振兴中国、实现强国梦而努力拼搏;历史将继续证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读后感900字 章子昕
浏览(146)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50)次
喜欢(2)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