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苦难中觉醒 读《阿Q正传》有感10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与苦难中觉醒 读《阿Q正传》有感10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同样可以让一个人灭亡。我认为这是我看完阿Q正传的最大感受。在强者眼里,苦难是一块磨刀石,不断打磨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锋利,而在弱者眼里,苦难是一个个无底洞,掉进去之后只有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件小事,人生应该都会经历的吧。却从没想过靠行动拯救自己。这正是阿Q惨淡一生的根本原因。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可谓是把当代农民不思进取、愚昧腐朽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证明自己姓赵,跑去赵家贺喜,被赵老爷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看不起假洋鬼子整天装模作样,去骂他,结果又挨了几棒子。这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挨了打受了骂,还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可没想到心理上高人一等,现实中却从未被人看得起。所谓精神胜利法,不过是找到心理上的安慰,来缓解现实的不平衡,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借口,才能心安理得。这正是弱者的最大表现。

我对精神胜利法还有一种理解,就是盲目的自大或者无知。一个社会的投影的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总体表现,在当时的社会,中国还处于封建没落的时代,国家都盲目瞧不起他国,把自己视为天朝上国,平民百姓自然受到“熏陶”,即使是身处于苦难之中,还麻木的告诉自己这也是人生所要经历的吧,狂妄自大,畏强凌弱,整天做着白日梦,不思进取。那些封建官僚们毫无良心可言,把平民百姓的基本生命当作手上的筹码,随意使用。敢问这样的国家何来进步?鲁迅先生恐怕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才写出了封建统治下的阿Q。可是为什么阿Q后来参与了改革还是落到如此地步呢?因为虽说改革口号喊的响亮,可是人心却从未改变,没有根本改变思想,再怎么改革也只是一次放纵的打砸抢,借着这个噱头进行的一次犯罪活动罢了。

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么一个开放、和平的年代,这么一个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国家之中,中国作为几千年来从未断源的文明古国,早就懂得了自强的道理,想要立足于世界,找寻心灵的安慰只能再次挨打,想要站起来,就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力改革,发展创造,把每一次历史的教训都化为力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改革开放至今也可以毫不吝啬地说,中国确实站起来了,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国家实力,拥有了世界话语权,下一步就是要让中国人民的思想立起来,为什么我们的同胞在海外总是受到欺侮,虽然说种族主义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思想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曾经看到了抖音上一条评论:“国外的月亮总是更亮”虽说这只是一句玩笑,但是也确实反映了我们的名族认同感,自豪感还不够,有些事情是有一说一,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要表现一个中国人该有的自豪感,自己都不尊重,何谈他人来尊重我们。阿Q正传最后一句话:“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也正是警醒我们每个人不要成为下一个阿Q。

与苦难中觉醒 读《阿Q正传》有感1000字 mona
浏览(182)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7)次
喜欢(41)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