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数学-日记一则35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对联中的数学-日记一则35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假期,我阅读了张景中主编的《古算诗词题今解》这本书。它是三年级数学春芽杯比赛的参考书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数学诗词题,将博大精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朗朗上口的诗歌命题,文理结合,非常有趣。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讲“巧对对联”。清代乾隆与纪晓岚有一副对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这副对联是清朝乾隆五十年,皇帝在设宴时出的上联,要求才子纪晓岚对下联。要理解为何如此对对联,就需要知道古时候的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花甲”古代指60岁,“重逢”是要乘以2,“三七岁月”是3*7=21岁。“古稀”是70岁的代称,“双庆”也要乘以2,“一个春秋”即1年。所以,上联是60×2+21=141岁,下联是70×2+1=141岁。上下相应,十分恰当。古稀对花甲,双庆对重逢。它巧妙又隐晦地指出了宴会宾客中最长者的年龄。

这本书还有很多精彩的诗词数学名题。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得到形象、生动、押韵的诗味表达,阅读的时候又能增长古文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古文学和数学的共同兴趣,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数学读物。

上一篇:绿豆生长记

下一篇:笨-写事的日记150字

对联中的数学-日记一则350字 伍董
浏览(162)次  /  日记
收藏
推荐(14)次
喜欢(8)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