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小学说明文2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端午节的习俗-小学说明文2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没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门窗前都挂着艾草、菖蒲。南方过端午节都要吃:黄瓜、粽子、黄鱼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民谣。

传说,端午节那天是中国古代爱国诗人抱石投江的日子。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怒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到江里,可是后来饭都被鱼吃了,后来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四角的形状,鱼见了再也不敢吃了。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骄傲。

端午节的习俗-小学说明文200字 陈雅婷
浏览(174)次  /  三年级作文
收藏
推荐(45)次
喜欢(8)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