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为人之根,国之本-优秀议论文7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精神为人之根,国之本-优秀议论文7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中国精神读本》,它记录了中国精神进化史,许多同学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部分同学提出质疑,认为读本精神与当今时代不符,读之无益,但我认为,精神要广为流传,是永不过时的精神,为人之根,国之本。

人无精神则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柱,那便如同行尸走肉,就拿林则徐来说,若无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之精神,又怎能有虎门销烟之壮举?又怎能救助被毒品残害的国人?林则徐之精神,感染了后来多少位爱国同胞为国奉献。人无精神则不立,人有精神则不倒,中国人被当街行刑,鼓掌喝彩的不是行刑之人,而是中国人,如此精神之劣根,也就使鲁迅先生毅然决然的弃医从文拯救国人之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精神乃为人之根也为国之本。

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孙中山的一句话打动了中国人,鼓励了当时为革命奋斗的同志们。革命的精神成就了如今繁荣昌盛的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精神使国家更加强大,天眼之父南仁东,他奋斗多年终造出最大天眼。西域“袁隆平”张正才,用20多年时间研制新东50小麦,极大的解决了粮食产量的问题,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使得国家越来越强大,国无精神则不强,国有精神则强大,精神为人之根,国之本。

好的精神永不过时,梁启超所言的少年强则国强激励了芊芊学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奋斗,将来为国家做贡献。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流传至今,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让无数感动中国人物深受影响,好的精神永不过时,它是人之根更是国之本。

反观当下,有些同学质疑那些诗文中所体现的精神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你可以把一个人消灭掉,但不可战胜他的精神,国家也许会灭亡,但精神不会,正是因为那些年代已久的精神,才形成了如今的美德,为国家发展提供建议,所以读之有益,且为大益。

我们青少年更应多读这种中国精神的书籍,并呼吁大家共同关注中国精神,不应为当今现代科技所迷惑,精神为人之根,更为国之本,它是一个人的站立之根,是一个国家的站立之本。

精神为人之根,国之本-优秀议论文700字 张伦瑛
浏览(65)次  /  议论文
收藏
推荐(30)次
喜欢(45)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