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登堂”方可“入室”-初三议论文7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先“登堂”方可“入室”-初三议论文7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阅读是一泓清泉缓缓流入心田的过程,不是车间加工瓶装矿泉水的机械流程,它潜移默化的滋润了我们的品行,对于作者设立的“阅读门槛”我认为并未将真正乐衷于阅读的人拒之门外。

首先,扬州文化馆提供了一个让任何人都能享受阅读权利的机会。人人都能接受文化熏陶,提高内心的修养。进而提高整个名族的文化水平,提高软实力建设真正繁荣富强的国家。

其次,世界又是不平等的,马丁路德金的六个“如果”假设逆行也是同样可以的,如果你不会爬行,如何追求行走;如果你不会行走,如何追求奔跑;如果你不会奔跑又如何追求飞翔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奢求望见海就到达无边的尽头。国学大师陈寅恪、钱钟书先生的坚守是对我们后人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设备,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纵使其著作翻译成一个个我们所熟悉的方块字,可对于其思想的深刻,灵魂的叩问又有多少能?所以大师们假设门槛并不是一块阻止你通往知识殿堂的绊脚石,他只是一张入场券,唯努力方可获取,唯登堂方可入室。

“我有一座花园,里面繁花似锦,可惜外面的人却看不到。”无论古今中外,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因为一次次的努力,获得一张张通往更高平台的入场券,对于别人的质疑,孔子的弟子勇于指出他人的才疏方不见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没有思想的深入,凭什么让前人降低门槛,让你三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亘古不变的丛林法则,一次次的自然选择让社会有了高低贵贱,贫富差距。你凭什么要求设置一个生存的门槛,限制前人的发展,你没有水平,也没有资格那么做。

文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的思想,大师用心良苦,默默启示。后浪对古典更深层次的追求,让阅读不只流于表面。现今的青年应有“鹰击长空,鱼翔潜底”的勇气,去探索古人之瑰宝,不抱怨,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会知难而上,逆境而王。

高尔基的名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已被众人熟烂于心,既然如此,人人起点相同为何不以知识作为阶梯,先“登堂”后“入室”。

先“登堂”方可“入室”-初三议论文700字 哈哈酱
浏览(185)次  /  议论文
收藏
推荐(31)次
喜欢(16)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