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要敢于说“不知道”

复制全文
下载
听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做学问要敢于说“不知道”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一位生物老师在介绍黄鱼时,被学生所提的“什么是大黄鱼,什么是小黄鱼”这个问题难住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过后,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仍不得其解。最后,他亲自到遥远的海滨渔场,请教当地的渔民,终于找到了答案,并告诉了学生。

能够在学生面前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大黄鱼,什么是小黄鱼”,没有不懂装懂,不愚弄学生,真无愧于为人师表。做学问,教学生,就得讲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为了面子,信口开河,欺骗学生,将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这样的老师就埋没了良心,枉为人师。

其实,老师有不懂的学问,一点也不足为奇,也不是奇耻大辱,因为学海无涯。当年,两个小孩向孔子提出早上的太阳和正午的太阳哪个更大哪个更近的问题时,孔子也哑口无言。关键在于怎样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不了了之,还是寻根问底。这位老师查阅了大量书籍,仍不得其解,但没有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是亲赴遥远的海滨渔场,请教当地的渔民,终于找到了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身上那股孜孜不倦,誓要把不懂的学问彻底弄明的执着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求学就得有这样执着的毅力和恒心。

他能够不懈的追寻问题的答案,还在于他那种对教学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他知道“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不能为学生的提问寻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就是失职。

这位老师能打破行业的界限,虚心请教,也是值得称赞的。韩愈曾在《师说》一文中批判了那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行业之间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如果他也端着老师的款,不去请教渔民,也许就长期找不到答案,那么,渔民的渔业知识就不能通过他薪火相传,就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生物知识。

统而言之,这位老师做人的品格,为师的道德,治学的精神和工作的态度都让人肃然起敬,由衷赞叹。

上一篇:亲切的怀念

下一篇:良心与生命

做学问要敢于说“不知道” 梁永坚
浏览(67)次  /  初一作文
收藏
推荐(37)次
喜欢(45)次
play
next
close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暂无更多相关内容~.~

 数据加载中...
返回
X
+
Top
关闭